阿骨都手中所握,乃两千精锐之师,本欲以此羁绊秦军之步伐,意图显赫一己之武勇。
然戊曲之兵,殊非凡响,其勇猛之势,直逼虎狼!
阿骨都心内惊愕,未曾料及秦军之中,竟藏有如此骁勇之师,其势如破竹,锐不可当!
败逃之际,阿骨都犹自心悸,暗忖:“这个秦池,究竟是何方神圣?其麾下兵马,何以如此强悍?”
思之再三,不得其解,唯余惊惧之情,萦绕心头。
……
而此刻,尹越引一千羌军,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,意在驰援陈藻所部。
反观这些羌军将士,虽甲胄不全,然其勇猛无畏,气势如虹!
细观之,但见他们脚下所踏鞋履,竟无一不同,皆是一般模样。
原来,秦池昔日曾赐全军每人一双鞋履,羌人感念其恩,铭记于心。
今日得此机会,羌军将士纷纷挺身而出,誓要以性命相报!!
秦池短短数日间,竟能收得羌军如此深厚的忠诚与勇气,实乃非常人也。
他只付出了买鞋与赐其酒肉之食的代价,就让羌人忘记了此前他们还准备跟着岷山豪反抗军令呢……
这,便是人性!!
只见羌军杀入须卜陀军阵之中,如狼入羊群,势不可挡!
陈藻所部余下数百人,本已陷入绝境,眼见羌军来援,顿时士气大振,压力骤减。
两军合力,共抗强敌,战况愈发激烈!
阿骨都败逃至远处,回望战场,但见尘土飞扬,喊杀声震天。
他忍不住长叹一声,道:“秦池此人,真乃神人也!其兵马之强,非我等所能敌,今日之败,非战之罪,实乃天意也。”
言罢,黯然神伤,久久不能释怀。
而战场上,羌军与陈藻麾下部众并肩作战,所向披靡!
只见陈藻挥剑而立,神色凛然。
他所部虽仅余数百人,但斗志昂扬,与羌军并肩作战,势如破竹!
陈藻目光如炬,手中长剑挥洒之间,秦军纷纷倒下,血染战袍,却无半点退缩之意!
每斩一敌,他必高声呼喊,激励将士,战鼓之声与喊杀声交织成一片!!
尹越则率领羌军,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入敌阵。
这些羌军将士,身材魁梧,力大无穷,手持利刃,砍杀之间,鲜血喷溅,断肢横飞!
他们杀得性起,赤膊上阵,状若疯魔!!
每一次挥刀,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倒地声,战场上血腥之气弥漫,令人心惊胆颤。
而与此同时,陷阵将军须卜陀所部,在两军夹击之下,已是溃不成军。
他们原本严密的军阵,此刻已是七零八落,将士们纷纷夺路而逃,丢下了大量的兵器甲胄。
须卜陀身为主将,此刻也是束手无策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或被俘。
陈藻眼见胜局已定,心中大喜,对身旁的尹越说道:“今日之战,多亏了羌军兄弟鼎力相助!否则我等恐怕难以全身而退。”
尹越哈哈大笑,挥舞着手中的血刃,豪气干云地说道:“军侯对他们有恩,今日能为军侯效力,乃是他们的福气!”
“来日方长!”
陈藻闻言,与尹越相视而笑,战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。
须卜陀领军缓缓而退,其势已如强弩之末,然仍奋力抵抗,以图保全残部。
匈奴之兵,四散而逃,如鸟兽散,昔日之雄风已然不再。
阿骨都犹在阵外,勉力收拢残兵败将,然秦军如影随形,紧追不舍,令其无法喘息!
而羌军将士,杀性正浓,眼见匈奴溃败,更是如狼似虎般扑杀上去。
他们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,似乎要将须卜陀所部全歼于此!
阵外,阿骨都见状,震怒无比,厉声喝道:“尔等羌蛮,安敢如此猖狂!今日定要叫你们血债血偿!”
然而,未等阿骨都话音落下,秦池已率军匆匆赶来。
他并未直接加入战场,而是分作两支队伍,从两翼包抄须卜陀部。
秦军行动迅速且有序,显然训练有素。
须卜陀所部被围得水泄不通,根本无法突围。
大量的残兵在羌军和陈藻部众的夹击下纷纷倒下,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。
须卜陀目睹此景,心如刀绞!
他深知今日之战已无法挽回败局,但仍不甘就此屈服。
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,高声呼喊着激励部下:“儿郎们,跟我冲啊!宁死不屈!”
然而,回应他的只有越来越稀疏的喊杀声和兵器交击声!!
秦池的主力中军三千人,此刻也发动了总攻。
他们如猛虎下山般扑向须卜陀所部,将其团团围住!
须卜陀身陷重围,左冲右突仍无法脱身。
他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之色,心知今日恐难逃一死
第120章 羌军之勇!以报鞋履之恩!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